关羽英杰传苏洵的八大奇迹

人物生平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少年时好游荡,未曾专心读书。北宋祥符九年(1016年),苏洵开始学习断句、作诗文,但没有坚持下去。

生儿育女

北宋天圣六年(1027年),苏洵结婚,程夫人为其妻。次年的春节期间,程夫人生下长女,但仅满一岁即夭折。后来,苏洵又有了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其中长子景先在八岁时去世。

发愤读书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母亲史氏去世后,苏洵决定上欧阳内翰书说:“我少年不学,只到二十五岁才知道要读书。”然而,他第一次应乡试举人却落第,这次失败让他深刻反思,再度回顾旧作,并决定从头再学《论语》、《孟子》、韩愈文。他决心穷究古今之学,不写文章前必须精通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学。这段时间里,他阅读六七载,没有停止过。

教子读书

北宋庆历二至至和二年的十几年间,苏洵居家教授自己的孩子们。他的长子轼和幼子辙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这期间,他还亲自撰写了《太常因革礼》,并且多次远游,与张平交好,被推荐给欧阳修,但未能入仕。

三苏游京

在京师期间,三位兄弟——澹、涣、洵共同应试,他们的文学才能获得了公认。当时的士大夫争相传诵他们的文章,使得他们名声大噪。在京期间,他与保聪禅师相遇,并被推荐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务,其文名更是达到了鼎盛境界。

主要成就

散文方面:

苏洵以雄奇为主风格,同时又富变化。

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有时也能铺陈排比。

他善于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中的描写。

语言犀利,对社会阴暗事实进行毫不留情地揭露和鞭挞。

多以针砭时弊著称,其论辩文与杂文比例为六比一,而字数之比则为十比一。

物理与权变:

苏洵精于物理而善识权变,在论说中表达得清晰明了。

他驾驭语言能力强,把精深道理用简洁语言表达出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