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苏洵探索的传奇故事

人物生平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他在少年时期游荡,未好读书。直到北宋祥符九年(1016年),苏洵开始学习断句、作诗文,但没有坚持下去。

婚姻与家庭

北宋天圣六年(1027年),苏洵与程文应的女儿结婚。程夫人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在她的影响下,苏洵决定发愤读书,并最终取得了学问上的成就。

教育经历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苏洵失去母亲后,他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我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次翻阅自己旧作,并决定从头再读《论语》、《孟子》和韩愈的文章。他承诺要在未来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以达到深厚的文化素养。

文学成就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洵逐渐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以雄奇为主,同时又富有变化。一部分文章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

政治参与

在晚年的生活中,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在《太常因革礼》的编撰完成之后,他病重并命其子苏轼述其志写完《易传》。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时年58岁。

主要成就及风格特点:

苏洵手迹散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实,有力。

语言犀利,对社会现象进行毫不留情揭露。

精通物理而善识权变。

驾驭语言能力高,把精深道理用简洁语言表达出来。

文章少或百字,大或千言,但内容丰富且清晰明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