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胄,隋末唐初重臣,其生平事迹与武则天时期有关的资料详见以下内容:

早年仕途

戴胄出身坚贞,有才干,熟悉律法和文案。隋朝末年,他曾任门下录事,深受苏威、裴矩赏识。

入唐为官

621年(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攻取虎牢关,并俘获戴胄,将其任命为秦王府士曹参军。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继位称帝,是为唐太宗。戴胄被拜为兵部郎中,封武昌县男。

担任宰相

627年(贞观元年),大理少卿出缺。唐太宗道:“大理寺关乎人命,戴胄清廉正直,正是合适人选。”于是任命戴胄为大理少卿,并后来改任尚书左丞。他善于决断,被人称为开国以来最称职的尚书左丞。

此前,每逢水旱灾害,全靠正仓拨粮赈灾,但正仓存粮有限远远解决不了问题。628年(贞观二年),戴胄上表唐太宗,建议效仿隋朝设立义仓,让官员、百姓缴纳粮食,以备饥荒。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又让他和魏征一同担任谏议大夫,检点朝政得失。

担任宰相

629年(贞观三年),戴 胜升任民部尚书兼检校太子左庶子。他虽有才干,却不通经史,在吏部尚书期间奖掖法吏抑制文士受到讥讽。

630年代公爵,

631年的谏言,

633病逝追赠忠号虞撰碑文设庙

典故故事:

驳斥宰相长孙无忌曾在进入东上阁时,没有解下佩刀违犯卫禁律。

面谏皇帝对伪造资历的官员下诏若不自首查出判死罪后有官员被查出伪造资历被判流放

评价:房玄龄、杜如晦辅相圣德;魏徵、王珪规谏;温彦博、戴 胜以弥缝政事;李靖、李勣训整戎旅

刘昫论其明敏达治刑无僣滥事箴规也学术不能求备匡益可济时巧于任大

朱元璋赞其处心公正议法平恕狱以无冤流芳后世

个人作品《全唐文》收录其奏疏两篇:《谏修洛阳宫表》《请建义仓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