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益禅师,自幼聪慧,七岁入道淳安智通院。二十岁受戒绍兴开元寺,后至育王寺深造于希觉法师。文益不仅通晓大乘佛教各宗派,还涉猎儒家经典,被视为佛门中的子游、子夏。在南唐时期,他随着禅宗的兴盛而南下福州长庆院,以慧稜禅师为师。
晚年,他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报恩禅院、清凉寺传播佛法,因其思想深受百姓欢迎,其影响力遍布四方。他与同僧洪进、休复、绍修等人在桂琛禅师处得度,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文益著有《宗门十规论》,主张“理事不二,贵在圆融”,提倡“对病施药”,“量体裁衣”。他的作品被收录于宋道原《景德传灯录》中,其中记载了许多公案,可见其法眼宗的教义。
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学问和实践的追求,不断探索佛家的真谛。他的一句名言“一切现成”成为法眼宗徒参禅时的重要话头。这也反映出他对于悟解之道的坚持,即通过心灵上的觉悟,而非外界的事物来获得真正的理解。
史书记载,文益以其博学和智慧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仰慕,有人甚至称赞他是“净慧”。他的生活哲学简洁而深刻,如他所说:“步步踏实”,即每一步都要认真地去做,不留遗憾。这也体现了他的无常态度,即不固守某种观点,而是不断寻求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标签: 三皇五帝伏羲 、 人物小传怎么写 、 尧舜禹是神话还是历史 、 神话人物 、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