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时期,叶子奇所著的《草木子》中记载了元朝皇帝驾崩后的一段历史。据说,当时将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用以包裹遗体,再加上髹漆,并用黄金圈定,以确保遗体不被野兽扰乱。然后,将其埋入深沟之中,用万马蹂躏使之平坦,再用千骑守护,使得草生长后,即移帐而去,留下一片看似无人过往的景象。
然而,在元朝建立之前,蒙古人的丧葬习俗与众不同,他们倾向于薄葬简丧,这种风格反映了他们作为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简单实用性。在战争年代,更是简化至极限,只有死者坐在生前用的帐幕中央,与祭祀人员围绕进行祷告;随葬物品包括马匹、弓箭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其目的是让死者在来世拥有同样的生活条件。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对外法制进行了一定的汉化,也逐渐受到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放弃了原有的风俗。当死亡发生时,虽然使用棺木入殓,但这种棺木与汉族不同,是由两块圆木合并,然后钉合成一整体。此外,即便是在中原地区居住多年,蒙古人的入殓仍然保持俭朴,其中寿衣多为平日穿着,无需特殊制作,而随葬物品也较少,大多数是死者喜爱的武器,如弓箭、刀剑等。
由于记录不完整或故意编造,这段历史变得模糊,让后代难以真正理解这一切。这可能就是人们认为元朝皇帝没有陵墓的原因。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那些陵墓真的存在,只是因为时间和环境导致它们消失得无影无踪。
标签: 炎帝是尝百草的神农吗 、 只有 、 神农氏为什么叫炎帝 、 女娲造人可怕真相 、 盘点华夏十大千古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