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过年:带着空间穿越体验皇帝的自然美食
在古代,皇家对于过新年的方式有着特别的意义。清朝时期,每逢除夕,皇帝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晚宴,以示家庭和睦、团圆。除夕当日,御膳房会早早地开始准备,这次晚宴在乾清宫中摆放金龙大宴桌,一共有八路菜品和六十三种小吃。
金龙大宴桌上摆放了各种珍贵的餐具,如铜胎掐丝珐琅制成的大盘子。在这张特殊的桌上,还设有一长几,用来送菜给皇帝。此外,还有苏糕、鲍螺等甜点,以及各种水果、小点心、炉食等食品。
午后三时二刻,当礼乐声响起时,乾隆帝首先落座,然后妃嫔们依次入座。在汤膳方面,也分为两盒,一盒装红白鸭子大菜汤膳和粳米干膳;另一盒则是鸭子鸭腰汤和豆腐汤。这样的安排寓意着吉祥与对偶。
随后,为妃嫔们送上各自的汤膳,每位妃嫔只有一品粳米干膳、一品羊肉卧蛋粉汤,并根据地位不同而异。这一系列程序结束后,便进入了戏剧表演环节,再之后是奶茶服务。一旦奶茶送好,将茶桌撤下,则进入“转宴”环节。
转宴完成之后,便是酒宴,这一次酒宴共四十品,有五路每路八品,每个对盒进去。当皇帝吃完头对盒之物,即可由第二对盒同时开始向妃嫔及六桌来宾发送菜肴。待遇按照规矩递减,不同人士享用不同的佳肴。
酒宴结束后,在奏乐声中,皇帝起身离席,此刻便告结束。此外,在晚饭后的时间段内,由太监命御膳房再次送上酒供奉给乾隆帝以及其他亲王、大臣。
除了这些正式筵席之外,还有一项非官方但必须遵守的小确幸——煮饽饽。在深夜三点钟左右,慈禧太后会到钦安殿礼佛,而在此之前,她还要到圣人殿前拈香,并于三点半至昭仁殿享用煮饽饽。而且,在某些年份里,如光绪十一年正月初一,那时候光绪帝竟然吃掉了四十多个煮饽饽,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之一。
紫禁城作为整个帝国的心脏所在地,对于重要庆典如元旦(即春节)、冬至等,都将进行盛大的筹备工作,其中包括太和殿的大型筵席。在这种情况下,大臣们都需要身着朝服按序站立直到鼓乐齐鸣才允许入座,而最终,只有通过复杂繁琐的仪式才能真正享受这个专属于他们的一天。而对于那些像同治帝这样急躁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直接让贴身太监帮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是为了展现权力的象征性存在,却未必能提升他们过新年的欢愉感受。相比之下,是不是市井百姓生活中的简单喜悦更能触动人心呢?
标签: 我和谁过一天作文400字神话 、 中国史上公认十大战神 、 尧舜禹是神话还是历史 、 伏羲分别为谁 、 盘点华夏十大千古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