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穿了也不奇怪。对一个德行高尚的人而言,当上了皇帝,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济世安民,救国安邦,干一番轰轰烈烈的的大事业,英名永存天地之间。对一个凡夫俗子而言,当了皇帝可以拥有世间最大的权力,拥有无数的艳丽妃嫔,有着用之不竭的滚滚财富。
很多人心目中会认为,皇帝每天所吃的御膳,用的是全国各地进贡而来的做好的食材,御膳房的主厨们,又都是天下第一流的高手名厨,那么御膳也应该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味、色香味俱全、鲜美可口,以至于尝一口能让人鲜掉了舌头。但实际情况却与此大相径庭。比如清代皇帝的御膳,在清宫多年的老宦官在回忆录中说过:“毫无滋味,让人发腻”。
御厨们做饭菜单,也是按照宫中代代传承的一套固定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已经过几代人的实践检验,无论口味还是安全性,都四平八稳,最为稳妥,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古老而无变化”。因为御厨们宗旨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很少去尝试开发什么新口味、新菜式、新食材,这样做是为了免得因口味不合皇帝心意或者让皇帝肚子不舒服,而惹上麻烦。宫外饭庄最新开发的小吃和特色佳肴,对于宫中来说则相当罕见。
然而,为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如此,每月二十六日各家亲王府邸都会向太后老佛爷和光绪进献一次饭菜。在那些时候,由于没有那么多规矩限制,一些真正擅长烹饪的人才被聘用来制作这份特别的心意礼物。这意味着即便是在严格守旧的情况下,只要条件允许,可以享受到超出常规范围内更丰富多彩的情趣。此外,还有一种情况:私设小厨房由擅长烹饪的人员自行从外边市场采办新鲜食材,这样的方式能够让身处禁锢环境中的后妃以及其他贵族阶层品尝到一些非同寻常且更加吸引人的佳肴。
所以当我们翻阅那些历史悠久、装饰华丽、充满神秘气息的清朝老照片时,我们是否真的能感受到那位坐在金碧辉煌 throne上的君主曾经品尝过哪怕是一丝微不足道的小确幸呢?抑或,他只不过是被形象化成了一幅幅静谧优雅又遥不可及的地图上的符号?
随着时间推移,那些看似沉稳透明,却又隐藏着复杂情感和故事深藏其中的小小馔品,不仅仅是一顿简单晚餐,它们代表了一段段历史、一场场争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遗产。而对于我们现代人们来说,或许正是在这样一种反问式思考之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那个时代,是怎样的存在——既繁华又孤寂;既尊贵又枯燥;既充满希望,又渴望改变。
标签: 希腊神话人物名字 、 400字 、 高质量架空历史小说 、 女娲的九个女儿分别是谁 、 人物传记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