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石悦免费阅读难道拿破仑也能进科举试题了吗(图)

科举考试,一项古代帝王选拔官吏的制度,始于隋炀帝,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它为历代皇朝培养了无数人才,同时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古时没有照像技术,科考依靠文字描述考生身份。清代有一位姓胡的考官,他对年龄和相貌进行严格查核。一位考生不满被拒之门外,反唇相讥:“《论语》中‘孔子微服过宋’岂不是说老夫子‘一丝不挂、赤身’经过宋国了!”

在清末废除八股政策后,命题开始涉及历史,有一道题是《项羽拿破仑论》,但很多考生都不知道“拿破仑”是谁。一位考生的文章开头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凡夫即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

乌尔恭额任浙江巡抚时亲临书院视察,但见诸生争先恐后,他皱眉说道:“好一群老鼠!”其中一名学生则回敬他:“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都姓乌。”为了重视人才,上层规定每县至少要录取三名童生,但某偏僻山区县份只报考了三人,其中一人只写“且去”,另一人只抄试题,而第三人连题目都不写,最终主考官还是给予他们各自不同的评价。

虽然有些故事可能杜撰,但科举考试千年的历史中,这些趣事并非奇怪,它们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人文风情和教育观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