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视电影中清宫戏的产量显著减少,而反映封建朝代的历史剧则愈发风靡,这种变化让人耳目一新。去年的《知否》、如今热播的《清平乐》共同带领观众穿越回到了那个富足祥和、文化鼎盛的宋仁宗时代。然而,在观看这些剧集时,不少观众仍旧感到困惑:为什么在这两部电视剧中,宋仁宗被称为“官家”?
虽然正式公文和史书往往避免使用这个词汇,即便有记录也是出现在口语交流之中,所以这个词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口语化特征。北宋皇帝就是这样被人们称呼为“官家”。关于这一点,有许多人认为与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联。
细究其意,相比于其他常见的尊号如“天子”、“陛下”、“圣上”,“官家”这一称呼确实透露出一种亲切感。这并非赵匡胤首创,而是在他之前,就已经有人用此称呼皇帝。在赵匡胤之前,“官家”的使用就已存在,如晋朝即有所闻,唐朝更是多次出现,比如白居易在其诗作《青石》中的描述:“不愿作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另外,他另一首诗《喜星郡》更是提及:“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
明朝时期,“官家”的用法更加普遍,当地甚至规定了腊日要由内侍点名,并随驾出行。此外,即使在宋朝,那些直接面对皇帝的人也弄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被称作“官家”。有一次,宋真宗曾询问喝醉了酒后的一位侍读学士李仲容:“李卿你博学多闻,不知道世人何故将天子叫做‘官方’?”对于这一难题,李仲容却表现得镇定自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可见,从李仲容的话来看,他认为这种命名方式可能源于效仿三皇五帝,这个名称背后隐藏着百姓对皇帝期待的情感。尤其是当时生活在自己伯父宋太祖影响下的第三位宋朝皇帝——宋真宗,他对这样的称谓理解也不够深入。不妨,我们可以放宽心情,看待问题,以免小事生烦恼!
标签: 中国神话人物列表 、 不为人知的古代传说英雄 、 未卜先知的神话人物 、 高质量轻松爆笑小说 、 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