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探秘玄宗后帝王未有正室册立之妃

自后人主皆不立后。然文宗崩,既有太子,仇士良等废之而立武宗。武宗崩,既有皇子,诸宦官废之而立宣宗。宣宗崩,遗命立夔王,王宗实等废之而立懿宗。虽当时中人专权,古今所无,亦因椒房虚位。宫闱无主,以至于所谓皇子者,大多数在宫廷中的地位微弱,无宠无威,因此上宫弥留之际,即便是朝堂重臣也隔离在外庭的边缘,而宫中小吏和宦官们则得以肆意妄为,不受制约,有时甚至公开违背了圣旨,他们可以任意私下册封自己的亲信,这种情况几乎无法阻止。

唐朝的一切历史似乎都可以从玄宗这儿一刀切开,就连帝王是否册立皇后的问题,也成了这一切的分水岭。在玄宗之后的每一位皇帝,都没有一个能够正常册立并公正对待其妃子的行为。而这些被称作“皇后”的女性,不过是在他们去世之后才追赠给她们这个称号的事实,这让这些女性显得格外可怜,因为她们即使在生前也是缺乏尊严和权力的存在。

代宗唯一的另一位妃子独孤氏,她本身就是贵族出身,一名大家闺秀知书达理、美丽娴雅,所以深受代宗喜爱。她生了一女华阳公主,但那孩子早逝,使得她悲伤成疾,最终因思念女儿过度而去世,被谥为贞懿皇后。这场悲剧只是许多妃子的命运之一,在唐朝,没有哪个妃子能真正获得作为皇后的荣耀。

顺宗有一位姓王的妻室,是他的继承人的母亲。当时顺张与他的表兄搞了一场改革,但结果遭到了宦官的大反击,在大太监俱文珍等人的压力下,他退位成为太上皇,而她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当他登基成为宪祖的时候,她虽然仍然是太上皇,但最终还是不得不离开宮廷,因为她感到极度忧愤,最终死去,被谥为“顺祖庄诚”(此处应为“庄恭”)。所有这些都显示了那些曾经可能成为或已被追赠为皇后的女性对于真正地享有这一头衔渴望却未能实现的情感苦楚。

郭贵妃,如果说她拥有更高的地位,那么其他所有的人都不用说了。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新君都找到了一个合理化自己不愿意设立正式夫人的借口。而最终,这种做法导致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官方记录上的“没有设定正式夫人”的状态越来越普遍,从而形成了一条规则: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下的未来国君,那么不会设置正式夫人。这正如张燧所说的那样,没有准确定义什么叫做正式夫人的结果,就是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长久稳定的婚姻关系,并且这直接影响到整个帝国政治体系中的力量平衡。

张燧指出,没有设定正式夫人的制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认为这是因为在东汉时代,由于嫡母掌握着较大的权力,可以帮助自己的儿媳妇控制内政与外交,从而抵抗异己势力的侵害。但到了唐朝,由于宦官势力的兴起,以及相对来说不存在强大外戚家族挑战这种局面,因此失去了那个时代特有的保护机制。于是,对于最高统治者的选择变得更加自由,也更加容易受到非正规力量,如宦官集团、宫廷侍卫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小团体操控。此时,“谁掌握话语权”,就决定了帝国的大事安排及重要决策过程。不论是通过假造圣旨还是暗箱操作,他们几乎总能把持一切,让普通百姓感觉到完全脱离实际政治决策过程,更别提他们如何处理国家大事。一句话,无法想象这样一个环境中还有多少忠心耿耿、敢于直言真相的人类存在呢?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只要没有一个明确定义和尊重丈夫身份以及丈夫选配伴侣的制度,便会造成一种长期持续下去的心理效应,即使它看起来并不那么显眼,但其实对整个社会结构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已经证明自身能力足够优秀并且得到民众认可但又无法摆脱自己传统文化习俗束缚的手段也变得十分艰难。如果我们想要维护某种程度上的民主性质和透明性,则必须重新审视过去关于嫁接风俗习惯的问题,并探讨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