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汝明:西北军中的传奇人物,被誉为“十三太保”之首,他的故事就像是火山爆发一样震撼人心。1895年生于河北省献县抛庄,先人世代务农,中等人家。他的祖父时家道中落,只有薄田五亩、土屋三间。幸运的是,他的父亲懂些医道,为人治病小补家中生活。后来听他人的劝告,去东北谋求发展,不久患传染病客死哈尔滨。当时刘汝明13岁,有一姐一妹一弟,弟弟刘汝珍年幼。
母亲带着姐姐纺纱织布,含辛茹苦上侍公公下养四个儿女,艰难度日。刘汝明跟从族人刘连璧老人读私塾很刻苦,有学而优则仕的想法,以图改变家庭面貌。但是科举制度已废止,官路不通。他认为自己的性格不近此道,无可奈何,只好去当兵。
1912年元月,刘汝明离开了生活十七年的故土,对母亲叩别时,她噙着眼泪仍不停地摇着纺车低头默无一语。姐姐哽咽着手领着妹妹弟弟送他到大门口,不禁嚎啕痛哭。他强忍酸楚放开脚步,一口气跑出了村子,从此便踏上了四十年的军旅。
投入军队前,他对于军队一无所知,只听说九十里之外的人招新兵。他报了名之后才知道参加的是陆建章新成立的“左路备补军”,营管带就是以后的著名将领冯玉祥。在部队中,他最初被安排做文案,但他希望能更直接地体现自己的一面,所以向哨官苦求改为列兵。不久管带得知他读过书,便将他叫去问话,当答如流,因此被安排为什长(班长)。
随后在一次战斗中打败了张勋复辟阴谋,因功升官成为冯部的骨干。在北京发动政变后,他升任警卫旅第一旅长,并负责北京社会治安。在南口战役和西安解围两次关键战争中表现出色,被提升为国民政府第二军军长。这段时间内,他领导部队多次取得胜利,最终在1927年10月与蒋介石达成协议,在1930年5月加入国民党并担任第五路总指挥。
然而,在1933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因为忠诚于冯玉祥而拒绝投降,最终在豫西渑池突围出去,全师8000余人继续抵抗侵华日军。此后,由于对冯玉祥忠诚不移,被授予国民政府参事职位,其传奇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标签: 高考历史人物评述 、 中国神话故事大全100篇 、 盘古女娲伏羲神农三皇五帝 、 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 、 高清好看的人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