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记载,山海经中有篇名为《海外西经·形天与帝争神》,讲述了刑天与黄帝在争夺神位时的故事。刑天被砍断头颅后,被葬于常羊山,他用乳为目,用脐为口,舞干戚。据说常羊山从此阴云蔽日,碧空不开,还能听到闷雷在山谷中回响。这是因为失败的英雄刑天,一直不甘心,不停地挥舞武器,在与敌人的战斗中。
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句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这里赞扬了刑天虽然失败,但他的精神永远坚定,没有悔意。
传说记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刑天,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在他和炎帝的大战中,被炎帝砍掉了脑袋,这才叫做“刑天”。这个名字意味着誓要杀死或割下头颅的人。
当炎帝还是统治全部落的太阳神的时候,刑天是他的大臣。他生平爱好歌曲,对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总称之为《卜谋》,以歌颂当时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当炎帝被推翻后,他儿子和手下想要反抗,但最终没有成功。
后来蚩尤举兵反抗黄帝的时候,有消息说细胞曾想加入这场战争,但是因为炎子的阻止没有成行。当蚩尤失败被杀之后,再也按捺不住愤怒的心,就离开南方去了中央,与黄帝争斗到底。但最后还是败给了黄帝,被斩首,并且他的头颅埋入常羊山之下。
据说那时候常羊山就阴云密布,不再见蓝天,只听得闷雷声震耳边回响,那是因为失败英雄的怨气未消。不过陶渊明却赞美其勇敢的心态,说:“形夭无千岁”,即使失去了生命,也不会改变对正义的事业保持决心和坚持到底的情感。而“猛志固常在”则表达了他那永不屈服、坚守信念直至生命结束的情操,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放弃追求自己理想的事业,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种极高尚的情操和勇气表现。
标签: 作文素材历史人物 、 伏羲的九个儿子分别是谁 、 地皇氏 、 上古神话十大战神 、 中国十大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