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老照片揭秘隆美尔战略上的矮子之谜

当我们提及二战时期德国的杰出将领,难免会避开谈论埃尔温·隆美尔元帅。他的名字在众多同僚中几乎无人不熟悉,更是被赋予了如“沙漠之狐”、“战术天才”的光环。但同时,也有一种声音谴责他为“战略上的巨匠、策略上的矮子”。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两极化的评价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隆美尔元帅的成长历程。

在一场小规模战斗中担任陆军第124团的一个下级军官候补生时,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和战术天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三名士兵击败二十名法国士兵而闻名,这一壮举预示着他未来的辉煌。随后,在东线作战期间,他率领一个连队俘虏超过五千敌军,这一记录至今仍令人瞩目。

战争结束后,隆美尔曾经进入德国著名的“德里斯顿步兵学校”担任教官,并且在十万陆军时期仅担任过连队或营级的小职务。直到二战爆发,他才被提升为卫队的一员。在法国战争年代,他作为第七装甲师师长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然后调往北非参与对意大利人的作战,最终组建了非洲军团。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他事业发展最鼎盛的时候。

然而所谓的非洲军团,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由三个师组成的小部队,其战斗力远不如同时代东线其他德国部队。而从隆美尔的一系列战斗经历来看,他最初缺乏高级指挥官培训,在二战爆发前,并没有指挥过一个旅以上单位。此外,即便是在十万陆军时代,每个连长都要接受跨越等级层次的大量培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直接指导一个营或者更大的单位。而对于如何有效地指挥一个师进行作戦,则更加困难。

在法国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交锋时,隆美尔回到了旧有的角色——一次又一次地面临丑陋仗役;但当他调往欧洲并领导数十万人的西线阵营时,这些经验似乎再也无法帮助他克服挑戰。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的是,当涉及到大型编制和广泛策略运用方面,隆美尔显得比较薄弱。他不是像曼斯坦因那样,从小就是武士培养出来的人,而是在其职业生涯早期接受过较高水平训练,那也是为什么人们认为他的能力有局限性,因为缺乏那样的后天积累和经验积累所带来的余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