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及二战时期德国的杰出将领,无法避免地会谈论埃尔温·隆美尔元帅,他在军中备受推崇,被誉为“沙漠之狐”、“战术天才”。然而,也有声音质疑他是“战略上的巨人,但却是策略上的矮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两极化的评价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隆美尔元帅的成长历程,从一名年轻的陆军候补军官开始,就在战场上展现出了他的非凡才能。在一次战斗中,他率领仅三名士兵击败了20名敌方士兵,这一英勇事迹预示着他未来的卓越表现。随后,在东线作战时,他带领一个连队俘获超过5000名敌军,这一壮举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战争结束后的岁月里,隆美尔曾经是德国著名的“德累斯顿步兵学校”的教官,在十万人的大型部队中,只担任过连级和营级的小职位。直到被纳粹高层注意并委以重任,担任卫队指挥官。二战爆发后,他先是在法国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然后调往非洲frontline,以少数师团力抗衡远超自己数量的大规模敌对力量。这或许可以说,是他能力达到巅峰的时候。但所谓的非洲軍團,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由三个师组成的小规模部队,其战斗力并不占据与同时代东线其他大型部队相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隆美尔没有接受过高级指挥官培训,在战争爆发前和扩编之前,并没有亲自指挥过更大的作战单元。而虽然十万人的大型部队都需要接受广泛训练,即使一个连长也可能晋升至营、团一级。但要真正掌握如何领导一个师甚至更多的人马进行作战,那就显得不够充分。隆美尔在法国期间试图指挥一个师的情况很糟糕,而在非洲则勉强能应付,但当回到欧洲再次面对西线数十万人的庞大军团时,隆美尔再也没能体验到那种艰苦卓绝的情景,因此便出现了批评声浪。
总结起来,隆美尔其实并不是缺乏策略眼光,只是在使用具体操作上更为娴熟,而他的确缺乏领导大量精锐部隊的心理素质。他不同于曼斯坦因这样的普鲁士传统武士,从小培养出的一流将领,而且他的训练经历也不足以准备好那些更高层次的事务,所以就缺乏那样的实际经验来发挥余力的空间。
标签: 我和谁过一天作文400字神话 、 上古十大凶剑之首 、 小故事100字 、 中国传说人物有哪些 、 人物的故事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