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简短战略之谜隆美尔背后的矮子秘密

当我们提及二战时期德国的传奇将领,往往避开不了埃尔温·隆美尔元帅,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与策略让他成为一代军事家的楷模。但同时,也有人会评价他为“战术上的巨人,策略上的矮子”。那么,这两种评价之间究竟有何不同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在一次大战期间,年轻的隆美尔就展现出了他的军事天赋。在陆军第124团担任候补军官时,他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后来,他带领仅有的三名士兵击败了20名法军,这样的英勇举动早已预示着他未来的辉煌。

在东线战斗中,隆美尔率领一个连队取得了俘虏超过5000敌军的重大成就。他曾经是德国著名的“德弗斯顿步兵学校”的教官,在十万陆军时期,只担任过连、营级别的小职位。直到被元首选中担任卫队总监位置才开始显露头角。

二战爆发后,作为第七装甲师师长,在法国战争中多次立下汗马功劳,然后调至非洲前线,为北非解放作出贡献。这段时间,被视为他的职业生涯巅峰。不料,即使是非洲軍團,這個單位也僅僅只有幾個師,大約3萬至5萬人的規模,比起同時東線戰場上其他部隊來說還是相當微不足道。

从以上对隆美尔各个阶段战斗经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缺乏正式培训中的高级指挥经验。在战争爆发之前和扩编之前,没有机会亲自指挥过更高层次的作战单元。虽然十万陆军时代所有士兵都接受了“越级培训”,即连长可能需要训练营长,而营长可能要训练团长,但这并没有涉及如何训练一个师或更大的规模部队。而且,当他在法国时试图领导一个师的情况并不理想,而是在非洲成功地领导三个师;然而,当他返回欧洲重新面对西线数十万大軍時,這種經歷則再無法重現,因此這些体制差异也影响到了他的评价。

总结来说,隆美尔其实并不是因为缺乏全面的战略眼光,而是由于其个人背景和培养不够丰富。当比如曼斯坦因这样的普鲁士血统出生的将领,从小便以武士之姿成长,并且获得了极高水平的专业培训,那么他们自然能展现出更多潜力与余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