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殿堂中,全球公认第一伟人的背后,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巴尔扎克中学毕业后,他踏上了学习法律的道路。在这期间,他曾两次成为律师事务所的助手,这些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黑暗与残酷,后来他形容这些事务所为“巴黎最可怕的魔窟”。当时法国社会财产纠纷日益增多,诉讼业务繁忙,而律师、诉讼代理人等职业被视作“铁饭碗”,巴尔扎克父母对孩子能走上这一条正道感到欣慰。
然而,20岁的巴尔扎克却决定放弃这一切。他选择了文学之路,这让家人困惑不解。但他的决心并非一时冲动。早年他就对阅读和写作情有独钟,对哲学和文学抱有浓厚兴趣。他常去图书馆研读,并旁听大学文学课。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使得他的父母只能给予一个试验期:如果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没有显著成果,他必须放弃这个梦想。
1819年夏天,巴尔扎克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活”,但这不是一个温馨舒适的地方,而是一间位于贫困区莱特居耶尔街9号5层楼阁楼上的狭小空间。这是孕育大作家的摇篮,但生活极其艰苦,父母供给的小费用起来很紧张,有时甚至要忍饥挨饿。在妹妹洛尔面前的信中,他幽默地写道:“你那注定会拥有伟誉的哥哥,就像个伟人一样,那就是说快要饿死。”
尽管如此,最令他苦恼的是找不到写作方向。直到最后,他选定了一部诗体悲剧《克伦威尔》作为目标。这表明了这个年轻人的倾向,也显示出对英雄人物崇敬之情。
经过半年的奋斗努力,巴尔扎克完成了他的试卷,但第一次文学尝试以失败收场。他回到阁楼上继续写作,用母亲的话来说,“像马一样干活,不顾一切!”一些无聊文人的作品源源不断从他的笔端流出,但这些作品价值很低,被人们迅速遗忘,即使作者自己也羞愧承认。
这种无聊文人的生活带来了收入,使他得到些许安慰,但并未给予创造力带来满足感。这绝不是他热切希望中的作家生涯。此外,在经营出版古典名家的袖珍本全集过程中失利,再加上开设印刷厂和铸字厂导致负债累累,最终两个企业倒闭,让债务数字暴增至6万法郎。在此过程中,他见识到了贪婪商人的真面目,为将来的《人间喜剧》提供了灵感。
通过这样的苦难经历,一般人才可能身败名裂,但是对于天才而言,它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深渊。痛苦能够使俗人才脱胎换骨,只要做人真实即可。而雨果评价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巴尔扎克是佼佼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他也是顶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