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如养娃胡伟武谈产品开发的辛勤育儿

科研育儿:胡伟武谈龙芯CPU的辛勤培育

在2002年的春节前夕,胡伟武并未选择放假,而是带领成立不足一年的小组——龙芯课题组,在实验室里奋战中央处理器(CPU)的物理设计。他们的努力,是为了实现一个宏大的目标:“做出中国第一台不依赖进口CPU的计算机”。这一年正值农历马年,他们在宿舍门口贴上了春联:“辞旧岁狗剩横空出世,迎新春龙芯马到成功。”“狗剩”是对早期产品名Godson中文称谓。

2002年8月10日清晨,在一片欢呼声中,中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龙芯1号,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楼105房间诞生了。这一成果孵化出了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芯中科),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牵头出资成立。

胡伟武现任研究员、董事长,他形象地将产品开发比作养孩子:“三轮试错和迭代”,就是他领导下的这个过程。在2010年4月成立至今,胡伟武认为主要完成了两件事:“把实验室样品转化为产品,把产品试着放在市场上形成闭环。”

回顾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胡伟武表示,从2010年到2015年初期,他们经历了一次“试错”,将实验室样品转化为实际可用的产品,并解决了数以千计的问题。到了2019年时,Dragon CPU已有数十万片/年的销量,而应用方面已经达到了“可用”的水平。

第二轮迭代是在“十三五”期间,当时他们与各大企业紧密合作,以解决用户试点过程中的问题,最终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2020年的数据显示,这一阶段Dragon CPU的销量达到百万级别,其应用也逐步得到扩展。

第三轮迭代正在进行中,即从2020年代开始持续至今。“经过这3-4年的时间,我们相信Dragon CPU能够真正走向国际标准。”他说,“我们会加强投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但不能替换‘试错’这个过程。”

Huawei不仅要成为自己的生态体系,而且希望成为IT产业体系的一个第三极。他解释道:“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操作系统,它能保持兼容性,让所有硬件都能使用它,同时让所有应用都能在上面运行。”通过与合作伙伴签订认证协议,他们确保了这些设备之间以及操作系统之间的一致性。

目前,有几千家企业参与到基于Dragon平台的项目中去。此外,还有大量基于该平台的人工智能、云服务等新兴领域正在不断涌现。Huawei计划进一步完善其生态系统,使其更加广泛和深入,与其他公司一起构建更完整的人工智能世界。

对于那些追求快速利润的人来说,或许只需关注短期内获得利益。但对于像Huawei这样的公司来说,更重要的是长远规划,以及坚持自主创新道路。而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决策最终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国家乃至全球带来更多价值。(赵广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