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8年前,古天也就是1869年的10月2日,圣雄甘地出生。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艰辛,最终在英国殖民者包围下的印度去世。他的童年就被迫分离与亲人,他在家庭的影响下学习仁爱、不杀生、素食和苦行,这些教条塑造了他谦逊、安静的性格。在13岁时,他接受了家庭安排的婚姻。
甘地幼时胆小怕事,但他的母亲让他读经书,以此来让他对死亡有所恐惧。甘地将非暴力作为生命中的核心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他被印度人尊称为“国女”,因为他以非暴力抗争的方式挑战着英國人的统治。
甘地留给我们的便是“非暴力没有开道”的政治理论。这一理论引起了英国人的不满,他们开始宣扬反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运动。这种简单而有效的心态,使得印度国内武装力量无法对抗英国人的统治。如果印度出现武装抵抗,甘地说出的言论几乎不会遭受英国人的打压。
除了受到英国人推崇,甚至印度国内富豪和统治者也支持他的活动,因为那样的做法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而对于社会底层人民来说,他们可能不会因此受益多少。但是,对于那些社会成就显著却依然诉求到使用暴力的行为,甘地认为这并不可以通过谈判解决,比如国际上关于核武器不首先使用这一政策,它并不能阻止某些国家实际上使用它们,只能作为一种威慑手段。而如果积极保持利用武力的态势,那么最终只能任由强者剥削弱者,从而导致混乱。
我们可以通过考察甘地说过的话去思考所谓“非暴力没有开道”的实践。在二战期间,当纳粹指向犹太人时,甘地说服犹太人放弃自卫,而不是采取自卫措施,这样即使德国或其他国家感到恶感,也无法阻止纳粹继续其邪恶行动。当日本侵犯中国时,蒋介石曾询问过甘地说法,但是蒋介石选择加入盟军阵营,而不是倾听这些建议,因此中国人民未能免于大规模屠杀,最终两亿多的人失去了生命。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苦天头脑清晰,但是他的思想和启发社会上的君臣关系并没有错,但这些实践都被用来服务于统治阶级。这样的情况令人感到丑陋,但却被强大的势力当作工具进行运用。不管怎样,从历史角度看,没有论苦天本身有什么缺陷,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后代们追求平等正义的事业奋斗到底。1948年1月30日,在一个狂热拥护者的枪声中结束了一生的苦天,是为了达到自己生活中的目标之一,即使是在最卑微的情形下也是如此。在这样一个悲壮的情景中,他达成了成为平等族群心目中的榜样——这是所有努力的一次伟大尝试,即便是在完成目标之前也不晚。但是,在世的时候多少年里,由于各种原因,让人们以为他从未属于这个世界,从未拥有属于自己的地方。
标签: 十位 人物介绍 、 中国时代人物介绍 、 中国历史上十大人物 、 中国近代十大历史人物 、 中国历史纪录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