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钧,字侠如,号侠黄,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抗和反叛,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年生活
李烈钧出生于江西省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他的父亲是太平天国太平军将领。他的母亲杨氏,是知书史的人,她经常教他学习古文。从小,李烈钧就学文习武,喜欢击剑和书法。他性格豪放不羁,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曾因驱逐新任知县王浚道而声名鹊起。
入学与留学
光绪三十年(1904年),李烈钧被录取到江西武备学堂,并成为吴介璋得意门生。在那里,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学术才能,并于光绪三十一年被选送到北京练兵处。后来,他又被选派到日本学习陆军。在日本期间,他与黄兴等人共同组织了“攘白团”,以反对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为宗旨。
加入同盟会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李烈钧加入同盟会。这是一个致力于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革命组织。他在日本回国后,被任命为云南讲武堂教官兼兵备提调,不久又担任陆军小学总办(校长)。
1911年的秋天,当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之际,李烈钧奉命北上,但途中得知武昌起义已经成功,便改变计划返回江西。10月26日,他回到九江,并迅速部署占领长江要塞金鸡坡炮台和马当炮台,这些行动阻止了清海军由武汉顺水东驶上海,因此获得了一定的胜利。
之后,李烈钧继续支持黎元洪并帮助其控制武昌,最终导致冯国璋无法越过长江进攻。1912年的3月19日,Lee Rutekun被任命为江西省都督,并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编部队、裁减旧军改编新军、提高战斗力,以及整理财政、开办银行等。此外,还选拔人才资送留学,以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通电反袁
1913年的5月5日,与湖南都督谭延闿、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一起发布通电,对袁世凯签订的大借款表示强烈反对,并指控袁世凯参与宋教仁暗杀案件。这次事件激怒了袁世凯,使他下令免除Lee Rutekun的职务。但是Lee Rutekun没有接受这一决定,而是在上海与孙中山等人筹划讨伐 袁世凯,最终在湖口成立讨袁司令部,被推举为讨袽总司令。
最后,在1946年的2月20日,Li Rutekun病逝于重庆,由国民政府予以国葬,其遗体被周恩来及董必武亲自吊唁。
标签: 著名杰出人物 、 爱国人物的故事素材 、 讲述欧洲历史的纪录片 、 2023年十大感动人物 、 36个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