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官场的失意名人中,李白无疑是最为人所知的一位。他的诗作充满了失意的情感,如《行路难》、《将进酒》等,这些作品似乎表明他这一生都在经历不幸,因此有人提出质疑:李白的一生是否值得世人的同情?初看之下,确实可以理解为要同情他,但仔细分析李白的人生,你会发现大多数声称应该同情他的,其实是一种过度的自我膨胀。
让我来讲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观点。有一个人,他竟然被最高领导接见,在国家高层面前脱鞋,并且专门为他准备纸笔,还给他定制劳斯莱斯车辆,每天享用五星级酒店标准的饮食和住宿。他每天使用纯金酒杯庆祝,可即使如此,他依旧感到生活空虚无趣,觉得整日如此过日子实在没意思。他愤慨地问:“为什么我的才华除了全中国人民以外,没有别人承认?为什么没有人赏识我?算了,让更多的人欣赏我的吧!”
这个人就是李白!除了皇帝宠信、同僚高度赞扬、万千少年少女的疯狂崇拜以及惊人的财富之外,他什么都没有!再看看我们普通大众,我们能否拥有那么一点点他的才华呢?我们上班迟到了一次,就敢跟领导说一句喝多了吗?
关于同情李白的问题,我认为不存在。他的低谷生活可能远超绝大多数人一生的巅峰。在《将进酒》这首诗中,他曾去过黄河,看过东海,用金杯饮酒,那时花费千八百万都不算什么,有名流陪伴,一醉方休,吃着海参鲍鱼,而现在还担心买单吗?
该有多么膨胀才能真心地同情李白啊!对于他,我认为人们应该是羡慕而不是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