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发生在唐玄宗的天宝三年,那时候的李隆基已经完全背离了他的初衷,不再是那个有远见、励志向上的青年皇帝,他开始疏忽朝政,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唐朝显得疲惫不堪。
李必的原型是李泌,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多才多艺、文武双全的人物。在“安史之乱”之前,李泌就已经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但为了帮助太子李亨,他选择重新出山。事实上,是他复出的谋略和策略让唐肃宗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
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才能,七岁便能书写文章,小小年纪就已对黄老列庄学说有所了解,被誉为神童。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由于机遇巧合,李泌被召见到宫中。在朝廷里,他不仅赢得了张说、张九龄的赏识,还受到韦虚心和张廷珪的大臣们的尊重。
当“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仓促逃离京城,而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肃宗即位后,即派人四处寻找这位贤才,要给予他高官厚禄,但无奈的是,当时还未找到。他自称山人,一再推辞希望以宾客身份随从。最终,只好授予他银青光禄大夫散官,并经常咨询他的意见,将其尊称为先生而不直呼其名。
在平息叛乱方面,唐肃宗即位灵武期间召唤过他作为军事顾问,为此立下汗马功劳。但就在那时,又被权宦们诬陷,再次隐居于衡岳。而到了唐代宗登基后的时代,便又被征召回任翰林学士。一路上遭受宰相元载和常衮等人的排挤,最终不得不到外地担任职务。在德宗统治期间,他终于入朝拜相,其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并累封邺县侯,以世称号"邺侯"著称。
贞元五年(789年)三月二日(4月1日),这位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病逝于世寿68岁。当年的德宗追赠他太子太傅,并加倍祭祀礼品。而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他与历代功臣共四十人一起,从祀历代帝王庙宇中。这段历史如一部传奇般流传至今,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一个时代人物如何凭借智慧与勇气影响着千秋大业。
标签: 民国为什么恐怖 、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100篇 、 近代历史人物小传 、 千古第一战神 、 了解中国历史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