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28年的元朝,泰定帝的去世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动荡。当时,大臣燕铁木儿趁机在大都发起了政变,力主立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新君。经过一番激烈斗争,图帖睦尔接受了帝位,在大都被拥立为文宗皇帝,并改元天历。这一举措立刻触发了上都诸王与蒙古诸行省之间的矛盾和分裂,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观望态度。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人心支持,文宗皇帝决定采取“亲兄长”策略——派遣使者迎请他的哥哥孛儿只斤和世瓎回到大都“继承”皇位。然而,这一邀请因其热情而加剧,让诸王对此产生过高的期待。一时间,“朔漠诸王皆劝帝(当时是周王)南还京师。”这些忠心耿耿追随他的人们希望他回去夺回应有的位置,他们认为多年来辛勤付出应该有所回报。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以稳妥作为理由,在天历二年的正月(1329年),和世瓎匆忙即位成为明宗,是元朝第九任皇帝。在这过程中,他选择在蒙古旧都和林即位,而非返回大都,这反映出他对弟弟文宗并没有完全放心。
成为了明宗后,孛儿只斤开始摆出更加强硬的姿态,他通过派遣使者向大都是弟弟文宗说:“兄弟你听政之暇,你应该亲近儒家士大夫深入学习古今治乱得失,不要荒废时间。”这一行为进一步加深了两兄弟间的隔阂,使得元文宗产生杀意。
最终,在1329年8月,他们见面仅仅四天后,即三十岁正值壮年的明宗突然“暴崩”,史称“天历之变”。尽管同为亲兄弟,但面对权力的争夺,最终还是走上了互相残杀的道路,这几乎是历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
标签: 10个简短的抗日小故事 、 名人介绍100字左右 、 2021严重书荒老书虫推荐 、 爱国人物事迹100字左右 、 值得读的名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