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皇帝的饮食文化被推向了极致。慈禧太后曾举办满汉全席,而乾隆皇帝则有过“千叟宴”。那么,清代皇帝究竟都吃些什么呢?按照规矩,每餐的菜肴共计48道,但实际上只有一半是为了装饰,一般情况下才是真正可食用的。不过,无论哪道菜,皇帝只能尝试三口,这在当时被称为“吃菜不许过三匙”,有点类似武松的“三碗不过岗”。
御膳房的厨师会根据食材和皇帝的口味来调整调料,使得每一顿饭都达到五味俱全。无论是日常用餐还是筵席宴请,皇帝的桌上总能看到冷热、甜咸、荤素、干鲜、大小等多种搭配。
据记载,乾隆年间,每年的御膳房和御茶房的开支高达4万两白银,而且还有封疆大吏们不定期进献山珍海味和干鲜果品。如果说乾隆“吃”掉的是金山银山,那也不是没有依据。这自然,也让那些负责操持伙食的人——内务府的大大小小官员们受益匪浅。
标签: 历史书上的中国帅哥 、 中考必考历史知识点2023 、 抗日烈士的英雄事迹 、 十大英雄伟人故事 、 中国现代名人录1000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