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帝,原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中国元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也是蒙古帝国的第十五位大汗。他在1320年出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一生经历了多次皇位更迭,最终成为元朝末期的君主。他的统治时期,虽然有着一些积极的改革措施,如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但也面临着外患和内忧,最终导致元朝灭亡。
妥懽帖睦尔少年时代便卷入了宫廷斗争,他的父亲和世瓎曾被迫流放到云南。后来,图帖睦尔毒杀了和世瓎登基称帝,但图帖睦尔很快又被杀死。在这期间,妥懽帖睦尔先后被流放到高丽大青岛和广西静江。
在流放期间,他受到秋江长老的教导,对儒家经典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勤奋学习。然而,这段时间对他来说并非完全平静,他喜欢掘地做穴、撒尿成泥玩具,以及养鸟类等童年的游戏。此外,由于当时环境所限,他也必须学会如何与官吏相处,以免影响自己的前途。
1332年,当时的太子阿剌忔纳答剌突然去世后,元文宗夫妇深感不幸,但他们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明宗长子的妥懽帖睦尔。这一决定遭到了权臣燕帖木儿反对,因为他支持立明宗幼子继承王位,即为后的宁宗。但最终卜答失里坚持立妥懽帖睦尔回京,并在至顺四年(1333)六月初八即位于上都,被尊封为顺帝。
然而,在他的晚年,由于沉迷享乐、怠政以及不断发生宫廷斗争与民变,使得国家陷入混乱。在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后,妥懽帖睦尔回师应昌,与其余部队一起逃离中原,最终于1370年驾崩。他的陵寝位于起辇谷,被尊称为惠宗,其谥号“顺皇帝”,汗号“乌哈噶图汗”。
标签: 杰出人物手抄报简单 、 当今社会爱国的例子 、 中国商界名人 、 爱国人物故事现代事迹 、 历史人物作文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