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清朝,过年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这个时候,整个宫廷都充满了生机与热闹,而皇帝也会特别地安排一次隆重的晚膳,以示团圆和庆祝。在除夕当天,御膳房就会开始忙碌起来,为乾清宫准备一场盛宴。
这场晚膳被称作“金龙大宴”,摆放在金龙形状的大桌上。餐具都是用铜胎掐丝珐琅制成,既精致又耐用。这次宴席共有八路菜品和六十三种美味佳肴,还有一些特色的点心,如苏糕、鲍螺、小点心、炉食、敖尔布哈(奶饼子)等。左右两边还摆放着各种水果,这不仅是为了美观,也是为了增加多样性。
在礼乐声中,乾隆帝首先落座,然后妃嫔们依次入座。吃饭时,他们先给皇帝送上了汤膳,用雕漆飞龙宴盒装饰,每个盒子里装有红白鸭子大菜汤膳和粳米干膳,以及鸭子鸭腰汤和豆腐汤。这两个盒子的位置象征着吉祥如意。而对妃嫔们则减少了一些菜品,但依然分层次送上。
吃完汤后,便开始表演戏剧,然后送上了奶茶。一切结束后,再进行“转宴”环节,即将酒桌撤下,将皇帝的酒宴一桌四十品分为五对盒进上。在这些过程中,每一步都要遵循严格的规矩。
随后来的是妃嫔及六桌来宾的酒宴,这里的待遇自然比之前更为简单,每桌十五品菜肴,其中包括七种主食类别和八种水果。此外,还有吉祥盘、一些捶手以及小零嘴等小吃作为伴侣。
宴席结束之后,乾隆帝便下旨,将那张金龙大宴桌的一部分赏赐给蒙古亲王及满汉大臣。接着,他还命太监带去御膳房,一起享受一个丰盛的夜间晚餐。这份午夜之餐中,有鸡肉馅包子、米面等食品,是深夜二点时分由太监递到钦安殿供皇帝享用的一顿煮饽饽——一种传统面制糕点或水饺,在北京甚至被称作“煮饽饽”。
这样的例行程序每年都会重复一次,而且无论是光绪十一年还是同治朝,都有人名太监张文亮替万岁爷用膳。他曾陪伴同治帝长大,对于这一职责感到光荣而自豪。而李莲英这种聪明才智,让她帮隆裕解决了元宝问题,从此两人之间关系更加紧密。
紫禁城作为北京城中心,是帝国权力集中的象征,因此在重大庆典如元旦或冬至举办盛大的筵席。在这样的场合,无论是家人聚会还是外界宾客,只要身穿朝服并按序站立,就能见证历史最珍贵的一幕:鼓乐齐鸣之后,当皇帝坐定,全城皆知喜事临近;三声清脆的鸣鞭声响起,大臣们入座;接下来便是跳舞表演和杂技展示,最终以奏乐告终。当所有宾客散去,只留下一片宁静,那正是在紫禁城内深藏的情感与权力的交织之处。
标签: 抗战故事和英雄人物 、 民国四才女 、 中国著名历史故事 、 七下历史人物图片 、 中国历史上10大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