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简介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载(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早年的经历
出生于长安东宫之别殿,其生母杨氏出身于弘农杨氏家族。父亲杨知庆以祖荫为官。在710年8月,他的父李隆基与杨氏成婚前几天,担心太平公主会借题发挥而行废立,因此秘密弄来堕胎药,但最终没有施行。出生后,没有与生母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仅是太子姬妾,而太子妃则是后来的玄宗皇后的王氏。
储君之路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被立为皇太子,并改名绍,从此被显而易见的威胁所包围。威胁首先来自宰相李林甫,在开元末年的斗争中,玄宗几乎不出面遏制或阻拦宰相对太子的冲击,这说明,他也是不情愿看到太子羽翼丰满、势力扩张。在开元、天宝之交的七八个年头,被推上前台时,他尽管心情会有些抑郁,这却是他此后一生生活道路上最为安定的一个时期。
风波迭起
天宝五载(746年),发生了多次风波。一方面,由于韦坚被贬,与韦坚有关系的人纷纷遭到牵连;另一方面,因柳勣状告杜有邻,被牵涉进案件的大量人士,其中包括一些朝廷高官和亲信,他们都受到牵连。这些事件使得政治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即位与统治
至德二载(757年),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最终平定了这场战争。当夜病死时,为避免动乱,将其遗体秘密埋葬,并迅速宣布他的儿子 李豫继承大业,以稳定政局。这段时间里,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并处理内部矛盾,最终成功地确保了自己及其家族的地位。但他的统治也伴随着不断的内忧外患,以及对中央集权的一些挑战。
标签: 爱国的名人典型事例50 、 大义灭亲十大历史故事 、 四年级学过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 有哪些 先烈 、 现代英雄人物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