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道乐整理者喇万惠道长在国学大讲堂上分享古典文化知识

喇万慧生于1902年6月7日,乳名胜祖,字兆铭,“万慧”是道号。因语音洪亮,故被同道谐称“喇叭”。湖北省丹江口市(原均县)城关镇人。汉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为职业道教音乐家。图片来源于网络 万慧出生时其母已48岁,两岁多时丧父。喇幼年时腹部生疮,曾往均县北太山庙求药未愈,复到武当山向祖师求医,并许愿如病愈喇即来侍奉香火。

经服药并疗养月余后病瘥,母遂送万慧到武当山金顶出家,当时喇年仅八岁。 善初到武当山时作茶童侍人。十岁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儒书三年。

十三岁时,道人刘宗湖教人吹笛,因“道笃”,恒闭门传艺,而喇在窗外自学,以至昼习哼唱、夜练吹笛,并自学管、铙、钹、鼓等器乐历行八年。此法,使得对于各种符咒及步罡踏斗的禹步等基本技艺,无不通晓且运用自如。

据乔本人1986年8月至1987年3月,不断向采录人员介绍:“吾侪的肚子——杂货铺子,一样东西都要会。”他的韵腔、“牌子”,禹步差不多都是二十岁以前学会的。他秉性聪颖记忆力特强,从小便能刻苦学习,因此至二十岁左右,对主要韵腔及器乐曲牌及各种法器牌子念唱吹打技艺已相当精湛。

至今虽已耄耋,对常用韵腔曲牌犹能释讲背诵,或哼唱或演奏数小时。在1933年的汉阳玄妙观任高功,在1939回武当后离庙观做正一散居 道士住官山西河一带,在民间做道场。在1956参与国家有关部门挖掘整理旧有乐曲获襄阳地区文化局组织的民乐汇演一等奖。在1979返回武当庙观协助整理;在1982筹建武当道乐班;在1984重任高功。在1986提供资料,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湖北卷》撰写内容。一生从事此项活动达80余载,对武 当 山 道 教 音 乐 所付出的心血是可以想见的。

他对修持之看法认为酒肉穿肠戒而不禁,其解释是:修行是一种信仰,但如果这种信仰太机械、太形式,它反而违背了信仰的本义。他也吃肉,也喝酒,也抽烟,这或许出自正一无规之矩,也或许是多年散居生活习惯,但他说这并不妨碍向德之心。这亦使他与地方民众建立了非常密切的人际关系直至1991善终于紫宵宫享寿九十 岁。他的一生和事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人物。而他的工作对于保护和推广中国传统音乐尤为重要,他的一生的精神与智慧将永远留给我们思考和启迪我们的未来道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