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唐僧也,西域取经归来之日,为何屡次被皇帝邀请还俗做官?其一,是复制汉朝西域霸权的梦想。李治继位后,即当上太子时,便有长孙无忌等对失败者进行残酷打击,使整个朝廷出现独大的局面,对李世民的皇权构成了威胁。为了扶持新力量,维持平衡,李世民需要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物,而玄奘正符合这一要求,他在国内影响力大,还没有任何牵连,与李治派没有交集,因此是发展“第三势力”的理想人选。
玄奘法师,在贞观年间度过玉门关,一路历数国家,跋涉万里,最终到达佛陀诞生之地天竺。在天竺深造佛学精要二十年后,再带着六百余部法典回到大唐。抵达长安时,上至高官下至黎明,无不欢迎他,如同弥勒菩萨降世一般。然而,当时的政局与此同时,也在发生变化。
唐太宗李世民,又一次提出希望玄奘抛开翻译佛经之事,让他立即辅佐自己,但玄奘坚守初衷,不愿放弃他的使命。他认为自己的职责是在传播佛教而非参与政治。当再次有人提及这件事时,他仍然坚定地拒绝了这个请求。
直到公元664年,玄奘圆寂,没有如愿回少林寺。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他用生命证明了一件事情:真正追求知识和信仰的人,并不会因为金钱或者权力的诱惑而改变自己的道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依然记住他的名字,并且尊敬他为文化交流的先驱者之一。
标签: 党史事迹人物故事 、 2022年中考已确定 、 爱国英雄人物故事 、 中国经典爱国故事 、 10个历史爱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