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及二战时期德国的将领时,无法避免提及埃尔温·隆美尔元帅。关于他的评价,无论是“戈壁之狐”、“战术天赋”还是其他光环,都围绕着他的头顶。但同时,也有一种声音不和谐地指出他是“战略上的伟人、策略上的矮子”。那么,这两种评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尝试理解,隆美尔元帅的一生,在一次大战期间,他就表现出了神机妙算的一面。在东线作战中,他率领一个连创下了俘虏五千敌军的佳绩。后来,他在十万陆军时期,只曾担任过连少、营少级别的军官。在战争爆发后,他被提升为元首卫队的教官。
二战期间,作为第七装甲师师长,在法国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然后调到非洲参与北非campaign组建非洲军团,这几乎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巅峰时刻。不过所谓的非洲军团,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装备精良的小规模部队,远未达到东线同一时间段内德国其他部队规模的大型编制。而从隆美尔的各种战斗经历看,他在没有接受过高级指挥官培训的情况下,就直接负责一个师甚至更大的单位,这显示了他在实际操作中的才能,但这也暴露了他的缺陷——缺乏深入了解高层指挥体系和批示能力。
隆美尔在法国与盟军交手时尝试指挥一个师的情况并不光彩,而是在非洲成功领导三个师;然而,当他被调回欧洲并负责西线数十万兵力的时候,再也没有能展示出之前那样的成就。这表明一个重要的事实:一个师和数十万人的大规模部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以及对于这些不同规模力量进行有效管理和指挥需要不同的技能。总结来说,隆美尔更多的是擅长于战斗策略,而不是全局性的战略规划。他缺乏像曼斯坦因这样的普鲁士传统教育背景,并且在十万陆军时代也没有接受足够高水平的训练,因此无法展现出那种深远影响力的领导力。
标签: 中国历史的故事300字 、 经典历史人物近现代 、 近代有名历史人物 、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 2021中考历史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