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湖畔派代表了一支早期的文学流派。其主要成员包括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这三位诗人曾共同居住在英国东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居住在格温普斯米尔和文德默里两个湖边小镇,他们以赞美湖光山色而闻名,因而被称为“湖畔派”。他们曾经前往法国,但后来转变立场,主张恢复古典传统。
文化上,他们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倡导唯情论,并崇尚乡土文化。华兹华斯的《抒怀歌谣散·叙言》是英国浪漫主义宣言之一,其代表作是《丁登寺》。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有《古船子咏》,充满了神秘和怪异的情调。而骚塞的一首著名诗《审讯幻境》则是向英国王室致敬。
这一时期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活动的开始,因此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于1798年出版的《抒怀歌谣散》被视为标志性作品。华兹华斯在1800年重版诗集时撰写的小品文《叙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相抗衡的一篇艺术文献。在他们对古典传统法令挑战,以及推广浪漫主义艺术观念方面,这些诗人也因此又被称为“反抗者”。
随着时间推移,当他们的情绪变得越来越悲观分明时,一群青年诗人拜伦、雪莱崭露头角,在文坛上与湖畔派发生冲突。在1809年的讽刺短篇小说《英格兰墨客与苏格兰批评家》中,拜伦回击了那些使用刊物《爱丁堡批评》的悲观浪漫主义者,并且痛斥了湖畔派墨客悲观偏见。这一事件导致拜伦、雪莱以及济慈被人们称为“恶魔”或“洒旦派”,因为他们勇敢地质疑并超越了既有的文学潮流。
总结来说,湖畔派代表了悲观浪漫主義,而洒旦派则象征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尽管 湖畔派在抵抗古典主義方面做出了贡献,在艺术创造上也有深远影响,但它们历史地位不如洒旦派所占据的地位要高。
标签: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500字 、 红色故事简短30字 、 近代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ppt 、 讲一个历史故事200字 、 人物事迹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