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想起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一个名为湖畔派的文学团体,他们是那个时代最早出现的一个派别。这个团体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三人曾经一起生活在英国东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居住在格推斯米和文德好两个湖畔小镇,以赞美湖光山色而闻名于世。
他们曾经前往法国,但后来返回英国,致力于恢复古典传统。在文化上,他们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倡导唯情论,并且歌颂自然风光。通过怀念中世纪的乡土文化,他们创作出许多诗篇,其中包括华兹华斯的《抒怀歌谣散·叙言》,这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宣言的一部分。柯勒律治的代表作《古船子咏》充满了神秘和怪异的情调,而骚塞的小诗《审讯幻境》则是向英國王室致敬。
展开来说,这场英国浪漫主义活动最初标志性的是1798年出版的《抒怀歌谣散》中的作品。这本书由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创作,它们不仅与古典主义传统进行了斗争,而且推广了浪漫主义艺术理念,因而又被称为“反抗者”。他们对于古典传统法则进行挑战,将自己定位为“浪漫派”的对立面。
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诗人开始关注法国的事态发展,并深感忧虑,最终退缩到现实之外,只愿意去追忆过去,渴望从陈旧社会中寻找一些原始气息作为依靠。骚塞和华兹华斯都曾获得桂冠诗人的荣誉,但其中骚塞甚至公开与青年诗人拜伦、雪莱发生冲突。当悲观偏向变得越发明显时,拜伦、雪莱等新一代诗人登上了文学舞台,与湖畔派开展激烈辩论。
拜伦在1809年的讽刺短篇小说《英格兰墨客及苏格兰批评家》中,不仅回应了那些悲观浪漫主义者的批评,也斥责了一份批评他作品的小报,并借此机会严厉地指责了湖畔派墨客的心态。而这些勇敢挑战的人,被当时的人们视为恶魔,因此文艺史上将拜伦、雪莱以及济慈归类为“恶魔派”。
总结来说,湖畔派代表了悲观浪漫主义,而洒旦(恶魔)派则代表主动或积极的地球精神。不管怎样,这个团体虽然在与古典主义斗争方面做出了贡献,在艺术上的影响也相当深远,但历史地位却未能超越那群被称作“恶魔”的新兴力量。
标签: 十个抗日英雄名字 、 中国教育史的典故 、 当代英雄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 中国历史100集纪录片第一季 、 介绍一位历史人物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