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朝的纪录片有哪些赵典是主角

赵典,字仲经,是蜀郡成都人。他的父亲赵戒曾是太尉,被桓帝封为厨亭侯。赵典自幼品行端正,喜欢阅读经书,他的学问渊博,从远方来到朝廷。

在仕途初期,赵典因其才华被推荐担任议郎和侍讲禁内。他深刻地认识到皇帝想要扩大鸿池,但他坚定地提出反对意见:“如果再加深鸿池,它将会是一个百顷的大水域,这样做并不是为了遵守唐、虞之间的约定,也不符合孝顺人的道德。”最终,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随后,他父母双亡后袭爵,并担任弘农太守和右扶风等职务。在一次公事上,他因为言辞激烈而被罢官,但很快又被召回擔任城门校尉、将作大匠、小府少府和大鸿胪等职位。在那个时候,有许多诸侯因为无功而受封,而群臣都没有勇气提起此事,只有赵典敢于直言:“不应该这样,没有功劳却获得赏赐,这会让人们失去努力的动力,上层对下层产生误解,还可能导致社会混乱。”但他遭到了拒绝。

之后,他转任太仆和太常,每当朝廷遇到疑难杂症,都会咨询他。他以儒家经典作为依据,对问题给出正确答案,不仅如此,每次得到奖赏时,他都会分一部分给贫困的学生。而最后,由于他的直言不讳违背了君主意愿,最终失去了官职,只能返回家乡。

在晚年,当皇帝去世时,大多数诸侯不得参与葬礼,但赵典坚持认为自己虽身穿普通衣服,却得到了高贵的地位,更何况像鸟类那样报答恩情呢?因此,在众人劝阻下,他决定前往京师。但由于违抗命令,一些地方官员把他逮捕起来,同时公卿们也表彰他的义举,因此允许他通过租税偿还罪责。接着,又重新授予他长乐少府和卫尉的职务,并且有人提议由于他的学识丰富,可以成为国师。当他病重过世后,由于窦太后的感念,被追谥为献侯。而他的孙子孙女相继担任三公之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