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印度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叫燃灯古佛(梵Di^pam!kara,巴Di^pam!kara)的伟大人物,他是释迦牟尼佛之老师,被尊为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燃灯,“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他的名字来源于他在人间的一生就像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光。
据《金刚经》记载,善男子将来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觉者,号称释迦牟尼。在中国社会中的融合过程中,“燃灯古佛”也深受白莲教的崇信和传播。在白莲教编纂的大量经书、宝卷中,不论何处,都能见到燃灯古佛的身影,如“古佛”、“真空老祖”等等。
清代著作《破邪详辩》记载了两段与白莲教相关的话语,其中提到:“初会龙华是燃灯”,这表明了在白莲教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而另一段话则描述了接续传法的情景:“有三宗五派九杆一十八枝领袖头行、开言,都会接续传灯。”这里的“传律”,在白莲教内指的是改朝换代而做出开国之君,这与原意有显著不同,但却反映了其文化意义上的影响力。
民间故事里,将这位高贵无比的人物神化,以至于被供奉于神坛之上,这并不完全符合他的本意。不过,从救众生于水火之中的英雄形象来看,也许也是对他入世襟怀的一种理解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