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叔叔的硬硬的上面写作业-青春笔记硬盘上的学渴与温暖

在一个平凡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我的书桌上,我坐在叔叔的硬硬的上面写作业。这个地方既不舒服也不方便,但它却是那个夏天我最难忘的学习角落。

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初中生,对学习充满着好奇和渴望。我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来钻研课本上的知识,不管是在家里的客厅还是在外婆家的沙发上。但是,当学校放暑假后,我发现自己需要找一个更专注的地方来继续我的学业。

这时候,我的叔叔就提出了他的“硬硬”:一张旧木板床铺,上面铺着一层厚重的地毯,这正是我日后的“办公桌”。尽管这并不是设计为学习的地方,但我相信只要有努力,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在这里,每当夜幕降临,我都会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将所有注意力都投入到书本里。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复习数学题目,一道看似简单却实际很棘手的问题让我头疼了好久。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的小弟弟走进房间,他看到我焦虑地皱起眉头,便凑近来说:“哥哥,你为什么不试试用图画来理解呢?”他的建议让整个问题变得清晰无比,那种解题过程中的欣喜若狂,让我意识到了学习之路上的重要性——遇到困难时,要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位于厨房的小空间成为了我们家族的一个秘密基地。一位邻居的大女儿经常会过来帮忙,她带来了更多关于科学和历史的话题,我们一起探讨、分享,并且互相启发。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了知识与友谊之间不可分割的情感纽带,也让我明白了通过交流可以开阔视野,使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

回想起来,那些坐在叔叔的硬硬上面的日子,是一次宝贵的人生旅程。那份对知识渴望的心态,以及那种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心理状态,都成为了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笔财富。虽然现在回想起来,那个“硬”的木板床已经被换成了现代化的小桌椅,但是那些曾经在那里共度过的小确幸,却永远镌刻在心底。

下载本文pdf文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