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典章(1865—1943),字幼农,以字行,三原县马额镇魏回村人,原陕西省政府委员。他的生平充满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对教育的热爱,他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16岁中秀才,曾受业于刘古愚、柏子俊。后以监生授例为后选训导,因赈济有方,保以知县,分省补用。1904年入四川,委任布政使署文案。旋保直隶州知县。
1907年任新宁知县,1908年署打箭炉直隶厅同知兼兵备处,为驻藏大臣、川黔边防大臣筹备粮饷。在他的身上,不仅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官员的公正廉洁,更体现了他对于民众福祉的关心和负责。
1911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后,他以大局为重坚持四川统一,不做都督。这一点得到了蔡锷先生的高度评价:“威信过人,汉夷悦服”。1914年任广东高雷道道尹,同时领警卫军五营,他整肃吏风除暴安良,在11个县里建立起了一片治理得宜的地方风尚,这也被康有为赞誉为“临莅高雷威惠流闻,我泽如春”。
在抗战初期,当时正值国难之际,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病中仍然关心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的一生所作所 为,无疑是对历史的一次美好编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
王典章先生也是一个著名的学者。他亲自校刻杨仲珊诗文集等,使之流传至今,并且在苏州收集整理编印了《刘古愚烟霞全集》、《柏子俊沣西草堂文集》,这不仅是对恩师们学术思想的传承,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杰出贡献。
此外,他还是一位教育家。在广东期间,他视察粤海教育的情况,并身体力行在西安城区捐资创办了《植本小学》,并且不断地投入个人财力购买图书设备,对当地儿童进行免费教育,这些行动都是他追求知识与文化普及化的心愿体现。
王典章先生的一生充满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从他的治国理念到他的学术态度,从他的爱国情怀到他的善举救灾,每一件事情都显示出了他卓越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人格修养。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要像他那样,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社会进步,用智慧去解决问题,用爱心去帮助别人,让我们的行为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亮点。
标签: 人物事迹摘抄100字 、 近现代史人物传记 、 历史人物演讲稿三分钟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 、 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版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