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评价四大才女之王典章

王典章(1865—1943),字幼农,以字行,三原县马额镇魏回村人,原陕西省政府委员。其生平简介如下:

16岁中秀才,曾受业于刘古愚、柏子俊。后以监生授例为后选训导,因赈济有方,保以知县,分省补用。

1904年入四川,委任布政使署文案。旋保直隶州知县。

1907年任新宁知县,1908年署打箭炉直隶厅同知兼兵备处,为驻藏大臣、川黔边防大臣筹备粮饷。

1911年任宁远知府兼兵备道,领巡防营。1911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后,被推选为都督。但他以大局为重坚持四川统一,不做都督。他的事迹和贡献得到蔡锷的赞誉:“威信过人,汉夷悦服”。

1914年任广东高雷道道尹,同时领警卫军五营,其时他整肃吏风除暴安良,使所辖11县政通人和,被康有为赞誉:“临莅高雷,威惠流闻,我泽如春”。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组织筹安会,他劝阻被置若罔闻,因此辞职表示不愿参与。

1921年的江苏当道选用,他先督查厘税,再筹办赈灾,并负责沪宁、沪杭铁路税务总局总办。他认真整顿使所属各局风清弊绝,是一名严谨的官员。

1932年的末期,他担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在此期间,他主动辞去民政厅长只保留省府委员兼赈务会主席职务,为救济灾难奔忙。在他的努力下,在职四年废寝忘食,但仍手不释卷校刻杨仲珊诗文集等,使之流传至今。

在抗战初期,当晋、豫两省难民纷至时,他积劳成疾,但仍关心抗战情况及庄稼长势,对人们的慰藉深感触目伤心。在病中询问的情况也令人感动。此外,还有关于他的教育救国事迹,如捐资创办《植本小学》及其对地方志修定工作的贡献,也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最后,由于西安事变爆发后的斡旋,以及其尊师重道的情怀与学术思想的传承,都体现了他的一生精神面貌。此外,他收藏行家身份下的书画收藏,以及与印光大师之间的情缘,也是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篇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