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中国著名女作家与翻译家,字季康,汉族北京人。曾就读于东吴大学和清华大学,并在文学、戏剧等领域有着显著成就。她的丈夫是文学巨匠钱钟书,她的代表作品包括《干校六记》、《洗澡》和《我们仨》。杨绛生于1911年7月17日,在苏州长大,其一生中深受教育的影响。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也是文化传播者的楷模。
1923年,杨绛随家庭迁至苏州,并在启明学校接受教育。在那里,她展现出了对学习的热忱以及对外语的敏感。在1932年的清华大学借读期间,她遇到了未来的丈夫钱钟书,这段经历为她未来的婚姻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婚后不久,两人共同前往英国和法国留学,这段经历极大地丰富了杨绛的文化视野。在回国后的1940年代,她担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及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这时期内,她也开始涉足剧本创作,为上海舞台上带来了多部成功作品。
1953年之后,杨绛加入了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一直担任研究员一职。此时期内,她致力于翻译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对塞万提斯小说《堂吉诃德》的中译本出版,以及她自己的散文集如《隐身衣》,这些作品被广泛传播并获得国际认可。
1978年,《堂吉诃德》的中文版问世,此后她的一系列其他作品,如1981年的《干校六记》,在国内外都受到欢迎。此外,还有她的散文集,如1985年的英语版《隐身衣》,以及1992年的法语版短篇小说集中收录的小说《洗澡》等,都证明了她的才华横溢和跨语言能力。
个人生活方面,杨绛夫妇育有一女钱瑗,但早逝。而在1997年,他们也遭遇了一次悲痛——他们女儿去世。不幸中的幸事是在2001年出版自传体散文集《从丙午到》,以及2003年的短篇故事集《我们仨》,这两部作品进一步展示了她的写作风格与深邃情感世界。
2016年5月25日凌晨,在享受完百岁寿辰祝福之后不久,杨绛因健康原因去世,但她的精神遗产将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心间。
标签: 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 、 历史人物传记读后感800字 、 简短一个民间故事 、 历史人物现状简介 、 爱国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