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公主的腰围似玉溪流转轻盈自在如诗如画

茜茜公主的腰围:束缚与追求中的奇迹

在那个时代,爱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无尽的追求中,有些甚至牺牲了健康。比如日本艺伎,他们用醋和铁丝去黑牙齿,以变“好”来换取青春;东非北非部落里的男子,由于被认为胖更有福气,所以家中剩饭剩菜都给他们吃,直至有专门的减肥教室。古时欧洲宫廷也曾推崇惨白肤色,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使用铅粉使自己皮肤呈深色,但这导致她早年患上了铅中毒。

除了颜色的审美,还有一种共同的审美标准——细腰。在欧洲,这个习俗持续到了19世纪末才逐渐消失。最初是在法国宫廷流行,然后传遍了整个欧洲,连平民也开始模仿这种束腰风格。军服里常常嵌入特制骨架,用鲸鱼骨将布带夹紧,让穿着的人显得身材更加修长。而那些没有束腰的人,被视为不守妇德,一经发现就会遭到指责。

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妻子苏菲亚,即著名的茜茜公主,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关于身体形态的小故事。她身高172厘米,比起当时普遍认为较矮的一般女性来说已经算是偏高,而她的体重只有50千克,更是让人难以置信。但即便如此,她仍然坚持松绑圆形胸衣,每天脱装花费一个小时以上,并且有侍女协助,使得她的身体线条完美无瑕。

据记录,最窄的时候,她的腰围仅16英寸(41厘米),即使怀孕也不放弃束腰习惯,当怀孕时她的腰围还能维持在19.5英寸(49.53厘米)。这让乌森王子赞叹她是一个“远乎仁慈、修长”的女子。茜茜公主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的身体塑造成了一个传奇,是一种对于那时代审美观念的一次极致诠释和挑战,也许我们今天可以从这里看到对健康与外表之间关系的一个反思。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