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艺校毕业后,徐代泉没有被分配到庐剧团,而是留校从事教学。尽管他对庐剧的熟悉程度和喜爱程度远远超过了黄梅戏,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初心,立志要为庐剧艺术做出点成就。然而,他的努力并未得到预期的回报,因为学校在他的毕业时宣布撤销了庐剧专业。
在那个时代,学西洋音乐的何合浓被分配去了庐剧团,而徐代泉却被留校进行教学工作。当时的领导给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理由:“我们是要为庐剧留一个种子。”但这个种子却没有机会发芽、开花、结果。这段经历让徐代泉深刻理解到,在戏曲世界中,有时候最好的计划也是最容易变动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直到1993年才招收了一个新的庐剧班,这意味着30多年的等待和沉淀。为了尽早掌握黄梅戏音乐,徐代泉采取了一条不寻常之路——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他一面听,一面记谱,以至于功夫下得大,他比十几岁的小孩还快学会。这份执着使他成为现在所谓“五朵金花”之一,是安徽省一级作曲家,并且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
在创作方面,徐代泉曾为60多部教学剧目作过曲,不仅限于黄梅戲,还涉及京劇、泗州戲、皖南花鼓灯等多个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艺术形式。他曾主持编纂《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并获“编纂成果二等奖”。
今年65岁高龄仍旧活跃于文化舞台上的徐先生,其作品包括《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张玉良》、《祝福》,这些都是他为黄梅戲音乐电视劇创作或合作创作的一系列代表性作品。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致力于教书、创作和研究三大领域,对我国传统歌舞艺术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标签: 古代名人小故事30字 、 历史人物故事100篇四年级 、 朱元璋是真实的吗 、 古代的人物传记谁的好 、 武则天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