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全集高清版

黄梅戏音乐大师徐代泉:创作经历与成就

在庐剧的温暖氛围中长大,徐代泉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庐剧音乐的魅力。1958年,他凭借卓越的二胡技艺和对庐剧音乐深厚理解,被安徽省艺术学校录取学习。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学到了宝贵的知识,更培养了一颗坚定的事业志向。当时,他并未预料到自己的职业道路将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然而,在毕业之际,校方决定撤销庐剧专业,让他留校从事教学工作,这让徐代泉感到困惑和失望。但是,学校领导的话语给了他新的希望:“我们是要为庐剧留一个种子。”尽管这个种子没有机会迅速发芽,但它最终成为了他未来发展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代泉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方向。他开始学习黄梅戏,并通过与黄梅戏表演班学生一起上唱腔课来快速掌握这门艺术形式。在此过程中,他以其出色的才能和勤奋刻苦,最终成为一名专注于黄梅戏音乐创作的人才。

他的生活并不平凡,一旦投入到创作中,就会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即便面对写作上的挫折,也不会放弃。他曾说:“当我写悲剧唱段时,我自己也会流泪悲伤,那种感觉真是难以言喻。”这种投入精神使得他的每一首曲子都充满了情感真挚。

除了教学和创作之外,徐代泉还积极参与研究工作。他曾担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的副主编,并主持编纂了“泗州戏”、“安庆弹腔”等剧种篇章,为这一领域贡献了宝贵的研究成果。

作为一位多产且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徐代泉为电视剧、舞台劇等众多作品谱制了大量优秀的配乐,其中包括《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等十几部黄梅戲音樂電視劇。此外,他还担任过安徽艺术学校、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戏音教研室主任近20年,是中国戏曲学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之一,即使退休,也未能闲暇下来继续传授他的知识和经验。

今天,当人们回顾历史,或许会更多地关注那些成功者,但对于像徐代泉这样默默无闻却又巨大影响力的个体,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情感认可。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做三项工作,一是教学、二是创作、三是研究”,这是一个普通人可以达到的高度,而不是只有英雄人物才能实现的事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