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简介明朝开国功臣与元朝朱元璋并肩功绩如同汉代丞相萧何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与元朝朱元璋并肩作战,其功绩与汉代丞相萧何齐名。

早期经历

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他曾参与平定滁州的战争,并对朱元璋提出“效法汉高祖”的建议,被朱元璋赞赏。

智勇双全

在攻占滁州后,李善长成为朱元璋的参谋,对外军机进退、赏罚章程都有决定权。朱元璋威名日益显著,他考察诸将才干禀告给朱元璋,并帮助调解内部矛盾。在和阳驻军时,李善长设下埋伏打败了来犯之敌,使太祖对他大加赞赏。

建功立业

洪武初年(1367年),随着太祖称吴王,将其任命为右相国。由于他的才能和经验,他被授予监修《元史》的任务,还编写了《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籍。此外,他还提出了专卖两淮之盐、设立茶法、恢复制钱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国家财富的增长和民众生活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开国功臣

洪武四年(1371年),因病辞官归居,但不久又被召回处理事务。不久之后,他负责修建临濠宫殿,将江南富民十四万迁徙濠州耕种,让他管理他们,这是他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职位。此外,他弟弟李存义也得到了提升,以及他的子女们也获得了官职。

免于株连

尽管胡惟庸被处死,而许多人因为牵涉到胡惟庸而受到牵连,但李善长却没有受到株连。这可能是因为他在之前的一些时候表现出了自己的忠诚和能力,所以虽然有所牵连,却最终免受株连。

凄惨结局

然而,在晚年的李善长因为涉嫌与胡惟庸有过往而遭到陷害,最终以冤狱之名被捕,并且七十余口亲属一起遭受极刑。他的故居也被抄走,从此以后关于他的家谱以及家族成为未解之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