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家重纸笔黄道周

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明代学者、书画家出身于漳浦(今福建省)。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并曾官至礼部尚书。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他的成就同样显著。他通晓天文、理数之学,同时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颇有造诣。尤其是在楷书方面,他的作品被认为遒媚而直逼钟繇、王羲之的水平。

他的著作丰富,其中包括《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及《孝经集传》,都是他留下的宝贵文献。而在艺术界,他留下了不少珍贵作品,如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雁岩录轴》,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楷书《诗翰册》等。

此刻,让我们细赏这位古代大师的手笔。在崇祯十二年(1639),黄道周55岁时创作的一幅楷书《诗翰册》,即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份作品充满了清劲与腴润,秀雅与刚健相结合,使得每一笔墨都显得格外生动。此外,每个字间隔较大,行距宽阔,更增添了一种疏朗感。宋荦先生曾赞扬:“石斋先生楷法尤精,如飞鸿舞鹤,不啻令人叫绝。”确实,这份评价对黄道周在书法上的卓越贡献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肯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