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中国,考试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考生们不懈努力,为那一袭橄榄枝而挤破脑袋,作弊自然也不乏其人。那么,古代对于考试作弊是如何处理的?作弊者遭遇惨剧,被腰斩、杖毙。
明朝有一种专门的太监——随堂秉笔,是负责记录的角色。在崇祯十二年夏,一名叫顾三聘的人想考取这份职位。他找到王建鼎的一篇作文,以此作为考试答题交上去,但最终被告发。得知情况后的崇祯皇帝迅速下令:顾三聘杖毙,而王建鼎则被发往南海子,一辈子不得再踏入宫阙。
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也栽在作弊上。在弘治年间,他考取了顺天府解元,并与江南富二代徐经一起进京会试。但当时有猜测他将成为状元,这引起其他参考者的极大不满。一道偏题竟然有两个人答对了,因此大家猜测这两个人就是唐伯虎和徐经。这次有人告发程敏政有意,便将程敏政、唐伯虎和徐经逮捕并严厉审问,最终因为证据不足才被释放,但程敏政已病故,而唐伯虎和徐经则永久剥夺士子的身份,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
清雍正年间更是发生了一起震惊天下的事件——俞鸿图案。当时闽中督学负责组织考试,因家人受贿而泄露了考题,最终被判腰斩。
古人的考场称为贡院,在北京就位于现在北京站正对面的国际饭店后身附近,因为考试持续数日,所以必须带足物资。此外,还需要进行进出场搜身,有些因憋屈加精神紧张而崩溃,有些甚至借着打水之机直接跳井自尽。而清朝成都贡院还存在出场搜身的情况,直至乾隆三十年,将所有“诸葛瓦”拆除送往北京,不知流落何处。
这些故事折射出了宋代社会变化的一面,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激化以及权力斗争尖锐化的情况。尽管如此,这段历史仍旧充满戏剧性,让我们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为了知识与权力的渴望所做出的无奈选择,以及他们追求理想生活方式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标签: 简单历史人物 、 秦桧的罪行有哪些 、 司马迁年轻时的照片 、 历史人物 、 司马迁的资料简介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