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朝历史的长河中难道严嵩的贤与不肖不是一幅图画吗

严嵩,历史上的第一个死在官府牢房里的宰相。他家的人曾经自豪地说过:“皇家的富贵和快乐,都不及我们。”严嵩的政治生涯有三个关键点。首先,他始终坚持“讨好君主保住权力”,这意味着他会尽可能地迎合皇帝的喜好,在酒桌上卖力、年节时大手大脚地送礼,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位置。其次,他依靠家族内部的力量。他的儿子严世藩虽然官职不高,但掌握了实权,并且负责处理许多重要事务。在这个过程中,严嵩提供后盾,让儿子在外面运作,而自己则稳坐钓鱼台,确保无论儿子犯错或是遭到指控,也能得到保护。

第三个秘诀就是构建庞大的亲信网络,使得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了各个方面。此外,尽管从教育和军事领域也获得了不少利益,但最著名的是通过科举考试敛财的手段。在科举考试中,无论是考生的钱还是推荐人的金钱都能找到通道,这让甚至于死亡后的谥号都要依赖于金钱买来的影响力。

然而,不管是怎样的权谋,最终一切都是短暂的。随着时间流逝,即使是宰相也不例外。一旦能力衰退,就难以应对新挑战。这正如嘉靖皇帝常常写下提问的小纸条,只因为老眼昏花而无法解答问题,便不得不求助于儿子。而当年的风云人物,如今已被人遗忘,那些曾经拥有绝对权力的政客们,最终只能落魄一生,被贬为平民,最惨烈的是竟然连祖坟都不敢回去。

《红楼梦》里有一句名言:“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这句话正告世人:即便是一生聚敛财富无限多,也最终归零。这也是为什么做官必须保持清廉,因为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是在为人民服务,那么所有辛苦积累的一切都会付之东流。

因此,要警醒那些想重蹈覆辙的人:总有一天,你会听到有人轻松问出那句令人震惊的问题——当今天下何以不治?等到那时候,你将彻底失去一切。如果你想避免这样的结局,那就必须始终牢记这一点,一直走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要忘记你的所作所为,将来必将被人们评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