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帝王史话评书:王振传,明朝初年宦官巨擘。原为蔚州秀才,以私塾教书为生,后中举人转身自阉入宫。其聪颖多谋,深得宣宗喜爱,被授东宫局郎,侍奉英宗(明英宗)。宣德十年,英宗即位升王振司礼监掌印太监。
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去世,“三杨”老死之后,王振独揽朝政,其权势日炙。正统八年,大兴土木,为己修建府邸,更以重典治国,与内阁大臣“三杨”对峙不下。
瓦剌兵入侵时,王振力劝英宗亲征,但行至土木堡被俘,全军覆没。天顺元年英宗复辟,将诏令为王振正名,并以香木雕像祭祀。在京师智化寺北院建旌忠祠,以祭祀亡灵。
人物生平
早年及入宫
落第秀才、教官出身的王振,在永乐末年的某个时候自阉入宫,当了宦官。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一席之地。
侍奉皇子
史称他狡黠善察人意,对待皇子朱祁镇极尽温柔体贴,被誉为“伴伴”。这份特殊的关系让他深受信任,一步步攀登高位。
大权独揽
随着张太后和“三杨”的相继离场,王振利用这一空隙逐渐扩展自己的势力。他不仅掌握了重要职务,还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住了朝政,从而专权达八载,被尊称为先生、翁父,而公卿大臣则争相攀附于他周围。
然而,这段专权时期并没有持续很久。当瓦剌兵再次攻打边疆时,他劝说英宗亲征,却因耽误行程最终导致全军覆没自己也遭杀害。此事件对他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打击,同时也是明代宦官专权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标签: 中国历史励志故事 、 十大优秀纪录片历史 、 杨贵妃的墓里尸骨图片 、 中国 的先后顺序 、 屈原端午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