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儿子王振简介: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与其传奇故事
王振(?-1449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明朝初年宦官。
他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中举人。传闻他自阉入宫,他善察人意,受宣宗喜爱,被授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
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即位,将王振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以防备大臣之名劝英宗以重典治国,但因“三杨”等辅政,不得干预政事。
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死,“三杨”亦老死,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专权八年,被称先生、翁父。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力劝英宗亲征,被俘全军覆没。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后,为王振正名,并祭祀亡灵。
人物生平
早年的王振是蔚州一个落第秀才,他在私塾教书,也曾做教官,或许认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过于艰难,便自阉入宫,当了宦官。
侍奉皇子
史称他狡黠、善于伺察人意,在宫中颇得宣宗喜爱,被任命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朱祁镇,即后来的明英宗。
正统六年的那次庆贺仪式上,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和深受英宗信赖,他竟然被允许进入参加庆典,这件事充分说明了他的势力已经逐步强大起来。
大权独揽
正统七年的张氏病逝,让所有阻拦他掌权的障碍都被自然规律扫除了。随着“三杨”的去世和其他对手的衰弱,他轻而易举地就尽揽了明朝的政权。
对于那些稍有不服或要和自己分庭抗礼的人们,他的手段便立即使用上,无情且迅速。在一次庆祝活动上,一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被移除,而一系列豪华工程开始施工,以此来展示他的实力和影响力。
然而,有些宁死不屈的人,如御史李铎、薛瑄,他们因为不同程度地反对或无视他的权势,最终遭到了报复,但也有人出面替他们申辩,最终免去了他们极端惨烈的命运。
标签: 中国古代著名历史故事 、 赵飞燕和 的爱情 、 中国英雄人物图片 、 人教版历史中考必考点 、 影响中国历史人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