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简介明朝首辅三杨内阁之一元朝废除了九品官人制度

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是明朝初年的重臣和学者。出生于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自少丧父,他游学四方,以才华著称,被建文帝召入仕途。

在明成祖即位后,杨士奇历任翰林院编修、太子侍讲、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并兼任兵部尚书。他辅佐明仁宗期间,因其谨慎而受到尊敬。在他的努力下,《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等史书得到了精心编辑。

然而,在他晚年,由于儿子的不良行为,他被迫致仕归乡。在家中,他因忧虑而患病,最终在正统九年(1444年)去世,享年八十岁。他的遗体被赠予左柱国及太师的官职,并追谥“文贞”。

关于元朝废除了什么,这一点与杨士奇的生平无直接关联。但可以推测,在当时的人物眼中,对历史记载的重视以及对制度改革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作为一位深知《六经》的重要性的人物,杨士奇可能会更加倾向于赞赏那些维护传统文化和制度完整性的政策或行为,而对于废除旧制,如元朝废除九品官人制度这样的变革,也许他会持有一定的保守态度,但这只能是推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