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曹窋是一位中大夫,他的父亲曾经规劝汉惠帝时的相国曹参。故事发生在汉惠帝即位后不久,曹参为相国,但却日以继夜地饮酒,无所作为。这使得惠帝感到困惑,因为他认为自己和高祖刘邦一样富有成就,而曹参却如此无所事事。
于是,惠帝命令曹窋回家去试着私下问他的父亲:“你听说过吗?高祖刚刚抛弃了群臣,现在我已经成年了,你作为我的宰相,却每天都沉迷于饮酒,不关心国家大事。你怎么能担心国家呢?”然而,曹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当他洗完澡回到朝廷时,尝试用自己的话去劝导他的父亲。然而,这次是对付的是一个愤怒的曹参,他被打了二百板子,并被赶出宫门:“快点回宫侍候皇上吧!国家的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
到了朝堂上,惠帝再次质疑曹参,对他说:“为什么要惩罚你的儿子?之前是我让他来规劝你的。”但是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曹参竟然毫无反驳,只能低头谢罪。
然后,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陛下,请您自问一下,在圣明英武方面,您和高祖谁更胜一筹?”惠帝回答道:“我怎敢跟先帝相比?”接着,又问了一句,“您和萧何哪个更贤明?”答案仍然是“您好像不及”。
这时候,有人提出建议,说既然这样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其实很好:高祖与萧何平定天下的功绩已臻其巅,而现在皇上垂衣拱手,我们这些官员则各守其职责,不失原有的法度,是不是已经足够好了?
最终,即便如此强烈的建议也未能改变任何事情,只有得到安慰而告别了场合。
标签: 秦桧是什么人解释 、 朱元璋简介和历史事迹 、 三国著名的典故有哪些 、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 历史人物评价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