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的5大元帅隆美尔败给蒙哥马利的自然原因

1939年,德国袭击波兰,二战爆发。1940年,意大利参战,对法国实施了猛烈打击,同时在北非对英国的殖民地进行了进攻。在北非的战事中,意大利逐渐处于不利境地。为了援助意大利在北非的战争,并选定隆美尔担任指挥官。起初,由于隆美尔运用了一系列成功的战术,他改变了北非的地形。但是在战争早期,英国派遣蒙哥马利担任指挥官,并在两次埃尔阿勒姆戰役中大败隆美尔。为什么隆美尔会被蒙哥马利击败?和平时期,没有仅仅看指挥官的人力,更有各个方面的问题。

德国北非军团在阿拉曼战役后期显得尤其不利,最明显的是补给问题。在到达北非以及供应给德军的补给上特别不足,每月取得的补给动摇幅度也很大。而且每当要将补给运过地中海,他们就必须经历最困难的情况,而他们还要为自己的军队提供补给。在阿拉曼战役开始前的10月底,只有15000吨補給到了,而到了11月这个数字骤增至21000吨,再到12月,那个数字却跌落到了零。在英军发起攻击那一天,德军燃料极端缺乏,以至于不得不使用空运将100吨燃料运送到托布鲁克港,但这还是不足以满足他们对战斗力的需求。而英军那边,因为水兵对于造船权力的控制,以及印度支那地区保障物资和补给等等,这些都使盟军毫无所获。

兵力上来说,德意联军总共6万人,而英軍则有19.5万人;坦克数量方面,也是如此,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尽管如此,在坦克数量上,即便是老旧而又数量有限的坦克,比如4号坦克、3号坦克、4号轻型炮塔装备75mm炮坦克,也只有50%能投入实战,而且只剩下7辆短身管75mm炮4号坦克、88辆50mm炮3号坦克及28辆少身管75mm炮4号轻型炮塔装备75mm炮的大量老旧和破损之机器作为支持。而盟軍則擁有一千三百多輛裝甲車,其中包括252輛開拓者II裝甲車、170輛M3李顿裝甲車(格蘭特)、294輛十字軍裝甲車、119輛史達頓裝甲車及194輛瓦倫丁自走砲等其他各种类型装备,使得它们拥有绝对优势。

此外,还因为盟軍占领了北非天空上的制空权,可以随时向前线提供支援。此时情况变得艰苦,无论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被迫放弃所有可用的30余辆残存tank的情况。这就是说,即使隆美尔再具天赋,也无力抵抗面临如此众多劣势下的蒙哥马利率领下的英军。不言而喻,这场胜负背后的原因远比单纯看待指挥官个人能力更为复杂深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