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仅有两位女子遭遇了化为竹的命运,她们是尧帝伊放勋的女儿:娥皇和女英。两人共同嫁给了舜帝姚重华,这与当时的一种婚俗有关,那就是氏族社会中的“媵制”。这种制度后来在周朝被正式记录下来,被称为“媵”,指的是一个家庭同时将多个未婚女性嫁给同一男性。在这两个故事中,娥皇通常被认为是正式出嫁的姐姐,而妹妹女英则作为她的媵。
然而,舜帝选择娶两位公主这一事实引起了父亲瞽叟的强烈反对。他联合自己的继妻之子姚象,试图铲除这个不顺从的长子。原因可能是因为与儿媳部落有仇恨,以及长子一家的勤劳致富,使老人眼红,更不用说姚象对两位身份高贵但美丽动人的新娘垂涎欲滴。
随着兄弟之间、父子间不断发生冲突,舜得到了娥皇和女英的大力支持。他们夫妻间的情深似海,也体现出了他们共同面对困难、团结协作的心理状态。
关于娥皇和女英的身世,有些传说认为她们生母早逝,而另一些则认为她们都是庶出的孩子。在那个父系氏族社会里,他们的地位完全取决于他们所生的母亲是否受到宠爱。
《竹书纪年》记载了一段关于尧帝伊放勋最宠爱的一个妃子的故事。这名妃子叫做黄,是他生下丹朱之母。她因为伊放勋最宠爱而成为他的继承人。但丹朱凶顽,不受手足待见,因此大家都不愿意让他做君王,最终九个小舅子与汉子的合力,将尧和丹朱囚禁起来。而后三年的内战结束后,舜成为新的天 子,并且娥皇和女英一直站在丈夫的一边助其夺权。
三年后,在南巡途中,当舜去世并归葬湖南九嶷山时,他留下的遗孀们悲痛欲绝。据说水仙神(湘夫人)投江自尽,与丈夫相守至死,以此表达她对丈夫永恒忠贞的情感。为了惩罚这些悲剧般的人物,他们被改造成专司腊月花神水仙,同时也使得湘江旁那植满泪痕斑竹的地方因而流芳百世,被尊为“湘妃竹”。
历史上的记载显示,《烈女传》提到:“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而屈原在千年后的《离骚·九歌》中,则以祭祀湘君(即舜)和湘夫人(即娥皇或女英)的乐辞来悼念这对悲剧情侣:
《湘君》
……
……
《湘夫人》
……
……
标签: 简单画历史人物怎么画 、 百家讲坛历史典故 、 史记中经典的历史故事 、 简短的中国古代励志故事 、 中国古代的典故有哪些